3.20.2009

黄石国家公园游记 一

黄石国家公园,始建于1872年,全美也是全球第一个国家公园,以在单一公园中涵盖峡谷、瀑布、湖泊、野生动物、间歇泉、地热、野生动物等多种景观而闻名,位于美国中西部,面积7980平方公里。

似乎每个对美国有一点了解的中国人好像都听说过黄石公园,奇怪得很。真可谓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就连说到我自己,我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这地方的。

进园子了!这是北门,也是用罗斯福的名字命名,纪念他对自然资源保护所作出的贡献。进门费$25/车,不管车里是一个人还是七个人,相对还是比较便宜的,而且管用七天,自由进出。据说以前一直都是$10/车,收了好多年,后来实在亏得厉害,97年才涨价。要是单人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的话现在也还是$10。或者你也可以花$50买一张美国国家公园通票,一年有效,所有国家公园通用。

快八点的时候到达我原计划的位于公园内的Camping营地:Mammoth Hot Spring Camping.谁知道....满了!现在还不是旺季呢!其实公园内共有好几个camping营地,可是现在都还没有开放,太冷。

Mammoth是唯一一个全年开放的。问了一下,明天能有空的,预订了一个。那今天只好住外面Hotel了...公园内也有很多住地,不过一是贵,二是现在都还没有开放。幸好来之前做了一些功课...直奔西门外位于蒙大拿境内的West Yellowstone小镇,找了家旅馆住下,费用还不错,因为不是忘记,60刀。隔着房间玻璃望出去...



旧金山九曲花街: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


旧金山九曲花街(Lombard street)是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当初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是为了使繁忙的交通有所喘息而设计建造的,如今却成为旧金山最吸引人的一条街。

Lombard街其实很长,在Hyde街与Leavenworth街之间的一个很短的街区,却有一个急转弯,因为有40度的斜坡,且弯曲像“Z”字形,所以车子只能往下单行。街道上遍植花木,春天的繍球,夏天的玫瑰和秋天的菊花,把它点缀的花团锦簇。在花街高处还可远眺海湾大桥和科伊特塔,如不开车,可顺着花街两旁的人行步道,欣赏美丽景色。

花街之所以能在美国大名鼎鼎应归功于那盘桓九曲的陡峭山路以及花艳草碧的匠心设计。花街位于旧金山的心脏,那一带山坡绵延,其中有两座山分别叫俄国山和电报山,据说是有钱人的聚居地。

花街是旧金山人的骄傲。如果有人竟然对花街一无所知,缆车司机一定会提醒:“花街到了,还不下去看看?”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花街,司机会大笑着说:“你竟不知道花街?这是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也是我们旧金山最漂亮的街。你看看,那些排队的车都等着到上面开一段呢!”很多初次乘坐缆车上山的人由此对那里的缆车司机印象深刻。


顺着缆车司机的手看过去,花街的坡果然很陡(据说有29度)。长度不过四百米,却修出八折回环来。人们驾车在这条小街上行走,可不是件易事。由下至上需要间歇两三次,气喘吁吁地爬到花街最高一端的人都是登山运动中的佼佼者。同样,上坡不易,下坡就更加困难。车辆不能飞驰而过,司机必须精神集中,双目紧盯着弯弯曲曲的车道缓缓行驶。


由于花街陡峻而弯曲,旧金山市还就车辆行驶做出特殊规定,规定行使车辆必须绕着花坛盘旋行进,不得对花坛造成任何损坏;车速必须减至5英里以下,否则会受到相应处罚。不过到这里谁又想开快?好不容易排队等到了,又是东张西望美景难收,巴不得赖着不动呢!

一路弯曲一路花。虽然行人和车辆都比较费力,但你行驶在花街上从不会感到寂寞。为防止上下坡发生交通事故,旧金山人特意在弯曲的车道两旁修筑了许多花坛,让车辆绕着花坛盘旋行驶;各住户也在自己门前栽树种花,为街道添姿增彩。这一路的鲜花胜在精心修养,高低疏密,色彩搭配,四季轮替,保证日日有景、步步有别。相较于观光客时而露出的惊喜,路旁的居民倒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似乎故意板着脸以示一种无声的骄傲!

如果要较真,花街并非世上最陡的街,就在旧金山城里,费尔伯特街与二十二街分别都有31度的坡面。当然了,民间传说都咬定花街有40度。这更加说明其陡峭感在人的视觉及心理上已造成多大震撼。




3.17.2009

Jessica Wu美国专业实习 (2) 谨此表达对老妈多年辛劳栽培的感谢!

叫您老妈
其实您一点也不老
走在街上不熟悉的人们都误认为咱俩是姐妹
不是说我太老
是您太年轻
老妈是一个很窝心的称呼
甚至有时候跟朋友提起您来我会用“那小老太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每次想起来就觉得好玩~~~

妈,
我知道
这么多年
您辛苦了
把我养大不容易吧
我不是一个好养活的孩子
不管是物质还好精神上
您都一定付出了我难以想象的心血
记得来上大学的第一年
第一次觉得受了委屈给您打电话抱怨
您说
现在知道委屈了
这么多年我站在你前面给你挡风遮雨
多少冰雪风霜落在我身上
我都给你挡住了
现在才一点小雨滴点在你的肩膀上你就喊疼
那我这么多年是这么过来的?
当时我就无法自控地嚎啕大哭
不是因为那个小委屈
是我想象你的所有倾心的付出
那是第一次我开始体会到您的辛苦~~~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晚上的对话

妈,这么多年
风也好雨也好
咱都已经过来了
每次人们得知我是您一个人拉扯大的
他们都报以同情的目光和对您的敬佩
我其实一点也不觉得我们需要同情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咱挺幸福的
在您的勤劳努力下我从小不愁吃不愁穿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在任何方面会不如其他“小朋友”
从新房子到录像机到VCD到卡拉OK机到太阳能热水器到后来的所有
物质上我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您知道什么事情该惩罚什么时候该鼓励
精神上我从来没有觉得没有父亲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反而时常会想象如果家里多了一男人一定会有很多的
不方便
嘿嘿~~
同时我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
我成绩一直很好老师同学都很喜欢我
从小我就觉得沐浴在社会主义的春风里
其实,这一切都是您的杰作
我就是您的一件作品
我就想告诉您
在我身上您是绝对成功的
我开朗,我积极,我向上
我体会您的辛劳,我感恩您的抚育
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但也清楚自己不能倔强地不顾一切
作品完成了
可以拿出来展览了
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现在又踏上了资本主义的征程
我还会去更多的地方
让人人都看到您的杰作!

妈,我长大了
不再是那个时刻需要躲在您翅膀下的小雏鹰了
您高兴不?
我很庆幸自己上辈子投胎到了您这儿
我也不知道自己上辈子积的什么德
让我可以有您这样一个妈
带给我这么多
教给我这么多
我感激您
感激您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纯净的灵魂和积极的
思想

妈,我还在长大
我不知道老大远跑来资本主义国家是满足了您的心愿
还好不顾您的思念
应该都有吧
因为在这件事上您也是矛盾的
我知道
您只希望我过得开心幸福
我会的我也会把我的开心幸福带给您让您
开心着我的开心,幸福着我的幸福您
就放心吧

看起来这是一封家书
实际上也算是吧
在我22岁半的时候对自己这一小生有个小结
谨献给我伟大的母亲!


Suzuki (2) 第一次 10-29

第一次”总是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次坐飞机: perfect 。
很幸运27号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
谢谢妈妈的朋友一大早开车来送我们去机场。
谢谢瑞士国际航空的地勤小姐,两个航班都给了我很好的窗口座位,可以看到机翼在飞行时全部变化,又可以饱览风景。
谢谢前排中间座位的叔叔,在飞机上帮了我很多忙。
谢谢邻座的瑞士女孩和我分享了很多她的零食。
谢谢瑞士苏黎世机场的工作人员极度友好地给我指路。
可能在别人看来这些都是小忙,但同样都会记得,也很感激。
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感觉最棒,转向的时候看着机翼倾斜下去也很有趣。
能在瑞士转机真是太好了,风景一览无余,太美了。
完全没有一点点传说中的耳朵不舒服,feel so good 。
飞机上好多吃的东东,空姐隔三差五就来送吃的,每样都很好吃。对于我这个贪食者,真是太满足了,撑到连路都快走不动了。
从家里出发到到达阿姆斯特丹机场一共用了21小时,到的时候真累了。
可是一出关就看到身高2米高的“爸爸”手里还拽个大大的氢气球,上面写着“welcome”,说是给我的礼物,顿时无语,貌似这种礼物比较适合小朋友。
大气球唯一的好处就是能让我清醒,太显眼了。
驱车离开机场,结束了我的第一次飞机之旅。
第一次坐飞机的经历太完美了。


Suzuki (1) 走啦 10-28

终于要走啦。
可能因为现在通讯业的发达,世界变小了,所以并不觉得有太多不舍。
可能是因为有host family的关系,不是一个人,所以没有什么顾虑。
可能因为不是单纯的留学,所以没有压力。
除了那奇怪的荷兰语,别的都不担心,所以努力学习吧。
终于要走了,出乎意料的平静,因为那些因为,所以那些所以。



天呐
荷兰人的确会英语,而且都讲得不错,可是荷兰人平时当然都是讲荷兰语啦。
host family的俩小孩都还不会讲英语,一看到我就拉着我叽里呱啦讲荷兰语,结果我就成哑巴了。
听不懂啊......
恶补恶补......
天昏地暗......

Yan Blog (1) “祝你一路顺风” 04-20

“祝你一路顺风”
一首很老的歌,一个很特别的朋友,一声很深的祝福
或许这就是所有爱我的人对我最好的祝福。

明天,不对应该说是今天下午,就要飞去美国了。
很多人都夸我很勇敢,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年轻让我一直往前走,不去想之后的成与败;
也许很多年之后,我会笑着夸自己勇敢的一步;
更或许若干年之后,我会后悔当初这个冲动
无论如何,这份坚持我会一直保有。

我知道当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
我很自私,自私的抛下妈妈,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妈妈,谢谢你!
一直让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追寻我的梦想;
一直为我撑起一把大伞,让我保有那份纯真;
一直为我付出那么多,而唯独忽略自己;
八年来,我们两个相依为命
你常说我们两个是系在一条绳上的两个蚂蚱,缺了谁都不行。
我们两个会一直在一起,这一年只是暂时分开。

一路上要谢谢的人很多,不想和大家说再见,因为我们很快就会再见
我常说我是个很幸福的人。
生日的时候,韩语班的姐姐们全班为我唱生日歌;
很遗憾,我不能和大家一起毕业,一起读初级3,
谢谢你们把我当作小妹妹一样来疼爱,欢送会还有一起做Kim pa,对我来说都是一份不能抹去的美好回忆。

Lynn,那个大大的拥抱,一切尽在不言中。。。

V:也许是老天注定,让我们在同一天同一个时间走上各自人生的新起点。
我们之间不需要过多的言语祝福对方,因为我们是最了彼此的人。
你曾经对我说过,让我放手去走想走的路,你的鼓励会让我一直勇敢往前走;
所以也会祈祷你的工作永远“一路逆风”

其实要谢谢的人有很多,但却不能一一例举——谢谢大家了。

But,最后还是要谢一下某人,你送的这首歌,我很喜欢。
那个礼物,那份祝福会伴随我一辈子!我会记得和你的这个不能算是promise的promise! 呵呵!


好了,老年人我要去睡觉了
我要养足精神去面对未来的工作!


Vivian Blog (1) 大字报 2006-12-03

我从2006年3月开始了我的环球之旅。。。

从欧洲开始,德国、荷兰(两次)、法国、瑞士(两次)、意大利、梵蒂冈、奥地利。

后来在2007年的11月又来到了美国,

住在离首都华盛顿不远的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城市。

我会把我在美国各州及各城市的旅行都陆续上传,

希望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可以看到。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

感谢大家的鼓励各支持。。。。



3.16.2009

Jessica Wu美国专业实习 (1) 12-09

美国,在外婆眼里是一个被我们踩在脚下,随时都会有人掉到宇宙里去的地方
在妈妈眼里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典型代表,随时都要抵制其腐朽思想的地方
我眼里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随时都有惊喜的地方~~~

来之前,帝国主义的繁华和绚丽让我期待
来之后,安逸自由的生活让我满足
大家都问我这些天来的感受
物质上来说,中国的少数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的硬件设施并不比纽约华盛顿差
精神上来说,在美国生活你会愈加觉悟原来自己是一个“人”

美国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遥不可及,生活,在任何地方都是需要适应的,但是在这里,你会发现那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是不可实现的,机会随时都围绕在你的周围,只是看你有没有足够的准备迎接她们。

刚来的时候写的日志都是关于生活的基本情况,比如物价,比如环境,但经历过一些事情以后体会最深的应该是美国人的心态吧,他们永远都是那么积极开朗,即使遇到挫折,也能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并解决问题。我一点也不后悔“巨额”的申请费,因为“千金难买我愿意”!我也不后悔自己是过来实习而不是读书,因为我在这里生活,而不是生存,没有学分的压力,没有奖学金的逼迫,自己挣着微薄但足以养活自己的工资,自己付房租,水电,汽油,车保险,食物,娱乐,你支配着自己的一切~~~

两个月的生活只是一个开始,精彩节目稍后继续~~~



3.14.2009

关于美国专业带薪实习

美国带薪实习项目是获得美国国务院教育及文化部门( Educational & Cultural Department,D.O.S)支持的交流访问项目(Visitor Exchange Program)。目的在于为各国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个到美国企业接受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职业培训机会。参加该项目的实习生可以根据所学专长,加入美国企业获得为期12个月的带薪实习培训机会,以获得实习生本专业的工作技能、海外工作经验、了解美国专业领域的发展及运作方式。此外,实习生能通过在美国的实习生活,充分体验美国的多元文化特征,更进一步认识美国、了解美国。 美国带薪实习训练的过程将这些年轻人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参加这个项目,实习生可以在专业的领域中获得知识和锻炼,同时也可以获得国际文化和商业意识的体验。

HIP (Hospitality & Internship Program) 项目专为酒店及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而设立,提供到美国各大酒店及旅游胜地的职业培训机会。ITP (Internship Training Program) 项目提供各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到美国企业接受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培训。

参加美国带薪实习项目的实习生经过严格筛选,被安排居住在精心挑选的美国当地人家庭、员工宿舍或公寓里,实习生通过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不仅可以理解美国商业的模式和惯例,更可以使自己融入美国的社会和文化。增进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在美期间,实习生在纯粹的英语环境中学习生活,可以快速提升英语水平和英文思维能力,并且通过海外实习的生活, 将全方位提升实习生的整体实力,为将来的职业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美国暑期带薪实习

美国暑期带薪实习项目是得到美国国务院教育及文化部门(Educational & Cultural Department,D.O.S)支持的交流访问项目(Exchange Visitor Program)。美国暑期短期带薪实习为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参加短期实习交流的机会。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将赴美工作、生活,实地体验和感受当地风俗和文化,在工作中提高英语水平,在旅行中开阔自己的眼界,结交世界各地的友谊。项目时间为2-4个月。 申请人将持有美国交流访问学者签证(J-1)前往美国,与来自美国以及其它各国的实习生共同生活和工作。在美期间学生将与所有美国当地实习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实习生同等待遇,同工同酬。

大学生海外实习国际交流在欧美大学生中已经开展了30余年,美国国务院早在1961年就出台了教育及平等文化交流法案(Fulbright-Hayes Act),明确了交流学生在美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指定专业的接待机构安排和管理所有赴美参加文化交流项目的学生。每年通过该项目到达美国的国际学生人数达到14-15万人。他们通过实习项目获得了宝贵的实习经验,结交了各国的朋友,并且丰富了自身的阅历。

3.12.2009

你所不知道的荷兰

提起荷兰,不能不想到闻名于世的郁金香、风车和木鞋。但人们却较少了解,荷兰是世界第八大商品和资本输出国及世界第三大食品出口国。同样鲜为人知的是,荷兰人曾获得过15个诺贝尔奖:包括化学、物理、医学、经济以及和平等领域。

荷兰拥有近1000个博物馆,是世界上博物馆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姆斯特丹的国家博物馆和梵高博物馆、鹿特丹的博伊斯曼-范伯宁根博物馆,海牙的毛里茨博物馆以及阿珀尔多伦的罗宫博物馆。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伦勃朗、维梅尔、梵高以及蒙德里安的著名作品。

荷兰被视为艺术家的麦加圣地,吸引了许多年轻的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荷兰设计的简约风格在各种日常用品中都有体现,如邮票、废物箱、火车等。Premsela 荷兰设计基金会在设计领域内为世界一流,爱恩德霍芬设计学院是一个专业培训学院,其声望也在扩大。

荷兰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也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贸易大国。荷兰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德河三大河流的北海入海口上,因而成为叫通于物流的中心。鹿特丹拥有荷兰最大的海港,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尔机场是欧洲的第四大客货机场。

荷兰便利的地理位置也吸引了很多跨国公司将总部设立在这里。阿霍德公司,SHV控股公司和Hagemeyer公司,联合利华,飞利浦,阿克苏诺贝尔,帝斯曼及皇家壳牌公司。

这些企业的logo相信大家都熟悉吧!
希望大家了解到荷兰精彩的另一面!

相关联接:
http://www.shell.com/
http://www.philips.com.cn/
http://www.ahold.com/
http://www.akzonobel.cn/
http://www.dsm.com/zh_CN/html/dcn/dcn_home.htm

大饱眼福之荷兰(三)木屐

木屐和风车一样,也是荷兰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产物。荷兰地势低洼,又处在温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带,所以荷兰人为了方便在如此潮湿的环境中劳作和生活就发明了木屐。

木屐是在一块完整的木头上镂刻出来的,制作的材料为白杨,一般是46年生的白杨树上的某一段木料制作的木屐才具有补益劈裂,不变形,不渗水,不粘泥,透气等特性。脚穿坚硬的木鞋在淤泥中行走十分轻巧利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从前木屐都是手工制作,需要大量的手艺高超的匠人,即使是手艺精良的师傅也要两三天才能做出一双,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现在木屐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完全实现了电脑自动化,90%以上的工序由机器完成,制作一双木屐只需十几分钟,而且款式、颜色、型号、花饰变化无穷,每一双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现实生活中人们已很少穿木屐了,但是荷兰人却始终保持着与木屐有关的风尚习俗。时至今日荷兰婴儿出生后,父母要为新生宝宝准备一双小木鞋,一来表示荷兰人一生与木屐相伴,二来供婴儿在教堂洗礼时候穿在脚上。荷兰男青年谈恋爱时,要亲手为女友制作一双木鞋,然后刻上自己女朋友的名字,结婚时,丈夫要把木鞋作为爱情的信物送给妻子。结婚当天,在教堂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都要穿上木鞋直至仪式结束后方可换下。荷兰人也将木屐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以示友好。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荷兰木屐的原始功能几乎消失殆尽,木屐完全衍变成一种抽象的概念和精神寄托。所谓木屐,早已超出了木头的范畴,仅从材料上分就有几十种之多,如黄金、白银、青铜、铝合金、钻石、水晶、玉石、翡翠、玛瑙、塑料、橡胶、玻璃、石头等等。从型号上分,70%的木屐跟实鞋大小相同,30%特号的,最大的巨型木屐如同一艘能乘几十人的木船,最小的微型木屐一只火柴盒里能放置12双。从用途上分,有旅游鞋、钉子鞋、冰鞋、旱冰鞋、高跷鞋(同我国北方民间艺人扭秧歌穿的高跷鞋基本一样,不同的是木屐与下面的木棍连为一体。)蛙鞋、登山鞋、攀岩鞋等。博物馆设有十几个专柜,展出了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国王、总统、王室成员赠送荷兰的木屐,这些由各种材料制成的木屐应属木屐精品中之精品,据说这里的大部分木屐万金难买、价值连城。

大饱眼福之荷兰(二)郁金香

郁金香原产于土耳其和小亚细亚一带,甚至也有人认为郁金香原产自中国的西藏。在当地极为普通,一般仅长出三四枚白色的广披形叶子,根部长有鳞状球茎。每逢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满山遍野的郁金香含苞待放,晶莹修长的叶片,烘托着像装满美酒的酒杯似的花朵,透明馨香,争奇斗艳,令人心醉,非常漂亮。法国作家大仲马在他的传世名著《黑郁金香》中,曾这样赞美一种名叫黑寡妇的黑色郁金香: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小说家优美的笔调,更为郁金香增添了一层传奇而又浪漫的色彩。

不论其原产地在哪里,荷兰郁金香的历史,无疑是从一位名叫克卢修斯的园艺家开始的。1554年,奥地利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在奥斯曼帝国的宫廷花园里初识了高贵的郁金香,惊艳之余,他把一些郁金香的种子带回维也纳,送给他的好友、在维也纳皇家花园当园丁的克卢修斯。克卢修斯是知名的植物学家,经过他的悉心栽培,登陆欧洲的郁金香种子终于发芽、生长、开花了。1593年,克卢修斯受聘担任荷兰莱顿大学植物园的主管,就随身携带了一些郁金香鳞茎来到荷兰。第二年春天,荷兰的第一朵郁金香已经含苞待放了。

一时间,高雅脱俗的郁金香成了莱顿上层社会谈论的焦点。或许是物以稀为贵,也或许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王公伯爵开始陆续登门拜访,希望能得到一株郁金香。但不知何故,他们的要求遭到了克卢修斯的一概拒绝,即便是出钱购买也不行。 一次偶然的事件,使得郁金香得以在市面上流通。一个窃贼乘教授不备破门而入,盗窃走了许多球茎,然后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克卢修斯一气之下,把剩下的郁金香鳞茎统统送给了朋友,从此不再培育郁金香。而郁金香却借此机缘,在荷兰各地流传开来。与郁金香同时在荷兰流传开来的,还有这样一个浪漫的传说。古时候,有位美丽的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为表达爱意,他们一个送了顶皇冠,一个送了把宝剑,还有一个送了块金块。但少女对三人都不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遂把皇冠变成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金块变成球茎,美丽的郁金香就这么诞生了。


据说这个故事是荷兰的花商们为了推销郁金香编造出来的,但故事一经传开,更加深了人们对它的钟爱,不久以后,具有浓郁外国情调的郁金香,就成为荷兰花园里人见人爱的花卉品种。高贵、优美、鲜艳的郁金香,深深地吸引了好奇的荷兰人,尤其是那些带有美丽杂色花纹的稀有品种的郁金香,更令他们爱慕之至。很快,对郁金香的热爱和追逐就作为一种时尚,流传到了德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

大饱眼福之荷兰(一)风车

荷兰在哪儿?荷兰在郁金香的花丛中,在庄严优雅的风车下,在如蛛网交错的运河上,在各色的主题博物馆中,在人们热情的笑意里……

荷兰是个多元的社会,在西欧国家中,是一个面积不大,却产生过很多杰出人物和杰出思想、经济发达而且美丽的大国。闻名世界的不光有人类最庞大的工程围海造田,漂亮的风车,还有世界最早的证券交易所,

曾经的世界最大港口鹿特丹,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等众多的国际组织,最早由荷兰人建设的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创有飞利浦等世界名牌,伟大的画家伦勃朗、梵高,伟大的交响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伟大的足球先生范巴斯滕……荷兰还有很多我们难以接受的世俗现象比如安乐死,同性恋结婚等等,在这个风景秀丽,文化多元的欧洲国度,你的所见所闻将不仅是我将要告诉你的这些


风车

徜徉在荷兰这个美丽的国度,常常令我们不能正常地呼吸,因为每一瞥都是一幅风景,或田园恬静,或幽雅清新,或生趣盎然……但是当看到她时,还是不禁抽了口气,静静的伫立在地平线之上,优雅的住进蓝天,绿野,碧水,木桥,农舍,畜禽描绘的浪漫别致的画境中,尽显其摇曳的生机和幽雅的情趣。这就是荷兰的风车。

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的风车创造了陆地。荷兰的风车绝对配得上如此赞誉。荷兰地处欧洲地势低洼之地,很多区域都低于海平面几米,面对海水的侵蚀,顽强的荷兰人利用风车从大海中取得近乎国土三分之一的土地。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后来的几个世纪中,人们利用风车加工碾磨谷物,加工木材,制造纸张,诈取食用油,发电,抽水……勤劳智慧的荷兰人就是通过这一座座的风车与海相争,营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荷兰人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的风车一齐转动,举国欢庆。大家可以前往风车村保护区或风车博物馆去一饱眼福。 比如肯德代克村,桑斯安斯风车村,扎达姆风车村等等。

据说风车节这天整个村子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气氛,村民们身穿17世纪古代服装载歌载舞,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每座风车也都披红挂绿,巨大的十字星野坂徐徐旋转以示庆祝。风车的不同姿态还有这不同的寓意,比如风车上挂了国旗可能是一个小生命的降生,也可能是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风叶板呈正十字形时预示贵宾将至;挂彩旗和花环时表明是国家的重要节日或者纪念日。村民会告诉大家,在荷兰到处都可以见到风车,而风车可以告诉你一切,因此这里不存在语言障碍。

荷兰比利时互惠生

荷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友好的环境,古典的建筑和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一直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人们。荷兰人民热情好客,英语十分流利,他们很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乐意接纳不同的异域文化。互惠生一直是欧美年轻人追捧的文化交流方式,现在荷兰互惠生项目也在中国和荷兰的年轻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易普教育与荷兰最大的互惠生机构S-au pair 合作在中国开展荷兰/比利时互惠生项目,并是其在中国唯一指定的合作伙伴,我们将携手引领国内渴望体验的年轻人到美丽的郁金香国度。

申请条件:
18
周岁至26周岁的未婚女性
熟练的英文(或荷兰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会话和领悟能力
具有全日制大专在读及以上的学历
身心健康 ,没有犯罪记录
照看小孩经验(至少两位孩子共150小时以上)
有独立生活经历,成熟年龄在20岁以上最佳
愿意与荷兰家庭生活12个月以上
对于不同的宗教、种族报以开放的态度
愿意照料两个或多个孩子(优先)
有教学、护理或训练营经验(优先)

荷兰互惠生待遇
独立的,装备齐全的私人卧室
免费食物,像一家人一样与接待家庭共同就餐
每周工作5天共计30小时 ,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
每月300-340欧元的零用钱
在当地学校参加课程的机会
240
欧元的学习津贴
互惠生项目期间的医疗保险
到达荷兰后接受为期一天的互惠生培训 , 提供一张预付10欧元的电话卡
申请费用包含互惠生签证费用
享有2周的带薪假期
第一年在荷兰的互惠生可以申请第二年在比利时做互惠生,2年后可继续申请在荷兰或比利时作互惠生

比利时互惠生待遇
独立的,装备齐全的私人卧室
免费食物,像一家人一样与接待家庭共同就餐
每周工作6天共计30小时 ,每天工作不超过6小时
每月450欧元的零用钱
互惠生项目期间的医疗保险
在当地学校参加课程的机会
230
欧元的学习津贴
到达后接受为期一天的互惠生培训
享有2周的带薪假期

荷兰/比利时互惠生的保障:
完备的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保障
合法的临时居留签证(MVV)
荷兰/比利时互惠生机构协助办理签证(无需面签)
易普教育的工作人员为每位申请人提供一系列专业的培训,包括与家庭面试的培训以及签证培训和指导
每位互惠生成员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确保其在荷兰/比利时一切都会得到很好的照应
荷兰/比利时au pair到达荷兰/比利时之后的30天内会接受一天的专业的au pair培训
定期的互惠生活动
24
小时的紧急联系电话
IYTC-NAPO
互惠生学生卡
3
年优惠:第一年在荷兰做互惠生的申请人第二年可以申请比利时互惠生,2年后申请人有机会申请第三年的互惠生活。
易普教育与荷兰最大的互惠生机构S-au pair合作,并且是其在中国指定的独家合作伙伴。 S-au pair是国际互惠生协会IAPA的会员同时也是荷兰互惠生协会NAPA的创始人,S-au pair将会为每一位互惠生提供一整年专业的支持和帮助。